9思源專輯
老師平日會準備一些題目,分組進行模擬比賽,「李
老師教我們思考要寬廣些、全面些,大部分事物都
可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例如題目是『智能手機』,我
們就要思考它所帶來的利與弊,使劇本的設計更豐
富。」
李老師補充,他會引導學生把學過的寫作手法
應用在劇本中,如倒敍法,先交代最重要的片段,
再回說以前。戲劇有別於寫作,可配合道具和舞台
效果,使表達更豐富,例如用家庭照逐幕減少暗示
日漸疏離的家庭關係--放在寫作就是象徵了。劉
銘謙同學談到初次參與創意戲劇節的經驗:「我演的
孫悟空石像轉動手中的金鋼棒,同台的演員也一起
原地轉圈,示意時間倒流。」在文章中,簡單如「當
日」、「三個月前」的時間詞,在舞台上的發揮空間
原來這麼大。在平素的構思訓練中,這些演繹手法
已深深烙印同學心上;在比賽中,同學都能在三分
鐘內把平日所學純熟地展現出來,無怪學校連連獲
獎。
好劇本和好文章一樣,必須言之有物。李老師
直言,課時短促,老師透過課本帶出的人生觀、價
值觀畢竟有限,同學在創作劇本時卻能有更深廣的
探索。「同學最初參與劇本創作只為『好玩』,往往
忽略劇本要表達的訊息。曾有同學想把動畫《進擊
的巨人》的元素加進劇情中,設計了一幕用強光把
人影投射在黑布幕上,營造放大效果──這樣的視
覺效果是吸引的,可是對觀眾來說,這一幕、這個
場景有甚麼意義呢?不論是構思文章還是劇本,這
都是學生需要深思的問題。」李老師強調,曾參與編
寫劇本的同學在寫作時都有追求高立意的自覺,如
重視親情、追尋夢想等,可見戲劇訓練對提升寫作
能力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比賽 訓練有素,屢獲佳績
佛教大雄中學戲劇學會近年的比賽成績非常亮
麗。自 2010 年起,李偉揚老師擔任劇社指導老師,
帶領同學每年參加兩至三個比賽,曾於香港學校戲
劇節奪得傑出整體演出、傑出劇本、傑出導演、
傑出演員、傑出舞台效果及傑出合作獎等獎項,
於 2020及2021年度更榮獲最高殊榮「評判推介演
出獎」;又曾於「阿爸、阿媽,食飯喇!」校際戲劇
比賽中獲得優異劇本獎及導演獎;學校還是香港創
意戲劇節的大贏家,連續五屆獲得中學組冠軍。面
對如此佳績,李老師輕拍左右兩位同學的肩膀,笑
言:「這些都是同學的努力!」
香港創意戲劇節有別於傳統的戲劇比賽,
參賽組別四人一組,在演出前15分鐘才收到題
目,然後同學要即場討論、創作、排練並演出3
分鐘的短劇,這對參賽者的應變能力、組織力和
協作力要求很高。佛教大雄中學已是第五度勝出
比賽,問同學平常如何練習,方俊彥同學表示,
香港學校戲劇節(20/21)演出選段
佛教大雄中學 《愛與夢飛行》
在疫情下,演出即使改為在網上
「讀劇」,仍無阻佛教大雄中學同
學積極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