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細聽思潮
迴,看似是條冤枉路,卻正好是
信心的歷練。這段過程有苦有
樂,要計算值不值得,每次獨個
兒迎戰對手,感受着被全場注視
的壓迫感時,就心裏有數。
看準時機 一戰而勝
以五十公里時速騎行,我沒
有喘一口氣。我慣常跟着男孩子
訓練,這速度實在算不上甚麼。
在外圈的她顯然沒有察覺我的行
動,依然以四十多公里的時速,
在低處徘徊。我等待時機,乘勝
追擊。觀眾目睹這一切,儘管
旁邊的教練不斷喊她,但當局者
迷,她的位置還是毫無變動。
場上的氣氛越漸熾熱,旁述
的聲音也響亮起來。空氣中充滿
「加 油」、「香 港」的 吶 喊 聲。雖
然難得在世界盃這種國際賽事聽
到廣東話的打氣聲,但是被熟悉
的語言包圍,反而使我覺得不自
在,也顯得十分拘束,連手腳放
甚麼位置也十分在意。
原來經驗再豐富,面對大家
的期望時,還是十分緊張。
二零一零年開始,我就不想
辜負別人的支持。當時,我得到
第一面運動會金牌,忽然意識到
穿上香港隊服的意義。我並不是
代表自己,而是代表香港這個地
方,披上這套戰衣,就有「為香
港贏」的使命感。
今年是奧運年,加上主場應
戰 *,擔子特別重。在這樣的氛
圍下,我再次提醒自己「為香港
爭光」的這份信念--我要贏。
我緊握車把,穩定着激動的情
緒。入場的香港觀眾比我更想我
贏。他們眾志成城,聲嘶力竭地
喊着,聲勢比鼓角齊鳴的軍隊更
澎湃。以一技之長為香港出力,
我有一份自豪感。那是源於大家
熱烈的吶喊聲,源於我對單車的
熱愛,抑或是源於大家團結起來
為香港的那份情?
最後三百米,我趁她找尋我
的蹤影時,從坡頂走進內彎,快
速超越她。位置回復比賽一開始
時的局面,但我的速度已經遠遠
超過她。她終於發現形勢不利,
拼命走上坡頂加速,如像亡羊補
牢。表面上,我回頭觀看她的舉
動,實際上,我已神不知鬼不覺
地拼命攪動着雙腿,將我們距離
進一步拉遠。
評判此時搖響鈴鐺,示意比
賽已到了最關鍵的衝刺圈。鈴聲
也激起觀眾的情緒,人人都興奮
起來:看比賽的不斷拍掌高呼,
旁述喊破喉嚨,免得被嘈雜的聲
浪掩蓋專業的評述;我和她張牙
舞爪,勢必把冠軍奪到手。最後
半圈,我倆並排而行,奮力向終
點衝過去。
我要贏。在這個競賽場這麼
多年,沒有比這一年更想贏。臨
達終點那一剎那,我用全身僅餘
的力氣,把車把推出去。
* 編按:本文寫於李慧詩參與2019-2020世界
盃場地單車賽香港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