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源
特 稿 撑你們,
逛書店去
獨立書店尋訪記
香港的書店正從大街上消
失,卻隱到鬧市中去了,
出乎意料地變得更貼地、有趣、
個性化、富生命力。本期我們尋
訪的三爿小書店,有廁身齷齪觀
塘工廈的小清新「夕拾 X 閒社」,
在花墟之內、補習社之間掀起歷
史風雲的「閱讀時代」,上環斜路
之上老榕蔭下英雄雲集的「見山
書店」。
一爿小書店就是每人心裏的
理想書房:三壁環書,窗外進
光,倚在窗邊讀書,跟綠葉一起
呼吸陽光。連鎖書店裏難得有窗
有光,讀者見到的只有僱員,他
們的角色是收款。小書店裏,讀
者見到的是故事:店長的故事、
開業的故事、選書的故事、聚友
的故事……我們將翻開三本小書
給你講三個故事,希望你很快走
進故事裏,成為書的一部分。
思源.2021. 11月號
24
夕拾 X 閒社
朝夕勞碌之間,築一個暖心書窩
馮曉琳
上月上映的一齣日本電影,戲中的文青男主角愛書,
但投入職場後,書都封塵了,日夜營役後,殘餘的精力僅
夠他在深宵玩玩手機遊戲。電影票房大賣,觀眾對那份身
心都被生活磨蝕的頹唐尤其有共鳴。人人皆知讀書好,惟
下班後、週末間,幾多人還有心力拾起書本細讀?
偏偏在全港最繁忙的地區之一,在一片黑壓壓的工厦
密林之間,Sharon 獨自在樓高十四層的樹冠上築了這個小
書窩,不只賣書,更要給香港人一片喘息的空間。「店一
分為二:『閒社』是共享空間,沒有劃位,人們可以隨意
躺坐,平日晚上和週末會辦活動,茶道、花藝、靜觀、頌
鉢,療癒身心靈。『夕拾』是書店,近玄關位置,這樣挺好
的,人人進入這個空間時,都必須經過書堆,有些下班來
做活動、買手作的人,平日不太看書,現在多了和書本接
觸的機會。活動不一定和書本有關,最重要是靈活、多元
化,讓書接觸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