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春風時雨
書信 演
講
詞
評
論
建
議
書
新
聞
稿
報
告
會
議
紀
錄
其
他*
覆函 公開信 投訴信 自薦信 其他
目的
高考
04-13
06:3
05:3
09:2 10:1
07:2
13:1
12:2
13:2
12:3
11:1
09:1
06:2
04:2
13:3
11:3
10:3
08:3
05:2
12:1
09:3
07:3
05:1
10:2
08:2
07:1
04:1
11:2
08:1
04:3 06:1
舊制
會考
97-06
03:4 05:4
99:4
01:4 00:5 98:5 06:5
05:5
04:5
00:4
97:4
97:5
綜合
(新制會考
及文憑試)
12
10
18
15
07 16 21
17
14
11
08
20
19
13
09
* 「其他」文類包括專題介紹(高考06:1)、通告(舊制會考97:4)及文章(綜合)。舊制會考
不時設有具實用性質、符合考核理念卻無特定文類格式的考題,包括構思活動(06:5、
04:5)、說明(05:5)、宣傳文字(00:4)及口信(97:5)。
而按書信來往的禮儀和通用的行文原則,根據
語境靈活變化,才能突破書信類別的定式,應
付千變萬化的寫作任務。
3 為了解公開考試考核實用寫作能力的題材、
形式和深度,本社整理了最近十年高考中化
(2004至 2013 年,新 至 舊)、舊 制 會 考(1997
至2006年,新至舊)的實用文考題。(詳情可掃
描上方的二維碼)觀察所得如下:
‧ 高考中化的閱讀資料較多,篇幅也較長,舊制
會考則相當簡短,而新卷二的實用寫作則在兩
者之間,提供兩至三則資料。
‧ 在高考中化考試中,各題的處境和任務都須閱
讀和適當引用多於一項資料。
‧ 常見的閱讀資料的形式包括報章、海報、網
頁、討論區留言和統計數字等。不少屆別的
考生沒有數據圖表等資料。
2 上表列出兩個舊考試十年間所考的文類,數字
表示考試年度,冒號後表示題號;另外,表格
「綜合」一欄也記錄了新制會考(2007至 2011年)
及文憑試(2012至2021 年)綜合能力考核試卷
所考的文類,以供參考。
幾個文類中以書信的考核頻率最高,其次是
演講詞。這兩種文類既在措詞語氣方面極具特
色,能評估學生掌握語境、活用語言的能力,而
且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接觸和使用到的文
類,能鼓勵學生多加研習,投身社會後得以應
用,不難設想它們何以是考試中常見的文類。
書信又以其目的分為覆函、公開信、投訴
信、自薦信等種類。然而,歷年考題設定出來
的情境各有不同,很難提出一個包羅萬有、明
晰妥帖的分類方法。因應書信的不同目的,其
內容、寫法都各不相同,變化多端,教師和學
生教學和研習時應避免受書信分類概念束縛,
十年高考中文(2004
至2013年)、舊制會
考(1997 至 2006 年)
實用文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