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2021. 11月號
14
從「 討厭」到「 為甚麼」
繪本《討厭黑夜的席奶奶》講述一位名叫席奶奶
的老太太,她非常討厭黑夜。有一晚,她看着黑漆
漆的四周,終於忍不住了!席奶奶問老獵狗:「為甚
麼從來沒有人想要把黑夜趕走呢?」她想方設法,
要和「揮之不去」的黑夜搏鬥。雖然席奶奶如此討厭
黑夜,但是由於她提出了「為甚麼」,激發出許多新
念頭,令這一份「討厭」有更重要的意義。
捕捉刺點 提升「敏覺力」
童書以兒童為本位,掌握孩子感興趣的是甚
麼,並透過圖畫或圖文結合展現出來,即使沒有成
人的指引,孩子也能捕捉圖畫中的吸引之處,自然
而然地進入故事。關鍵就是,我們能否運用這些激
起同學興趣的「刺點」,引發創意。
我們可以先看童書的封面,問問孩子:「為甚麼
會這樣呢?」讓他們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有些童
書的書封(封面連封背)可以構成完整的對頁圖,透
露更多有關故事內容的信息。此外,扉頁、書名頁
的圖畫也能營造故事氣氛,引發更多想像,讓同學
發現故事人物遇到的問題或事情。
例如,當大家看到《討厭黑夜的席奶奶》的書
封,能想到「為甚麼」席奶奶討厭黑夜嗎?是因為黑
暗無處不在,令人害怕嗎?或是月亮張大嘴巴,好
像追趕她嗎?還是因為席奶奶沒有家人,所以她不
喜歡獨自上床睡覺呢?
透過觀察圖畫,思考「為甚麼會這樣」,可以訓
練同學的敏覺力(Sensitivity)。即使同學所說的不是
故事真正的內容,或者所講述的未算條理分明、合
乎邏輯,但是能夠敏銳地發現問題,以自己的方式
理解故事,都是創作力的表現。
同樣,我們或許不能馬上令討厭寫作的同學
喜歡寫作,但是當他們面對「揮之不去」的寫作功
課時,我們可以教同學像席奶奶一樣,來問「為甚
麼」、多問「為甚麼」,衝破「不知道要寫甚麼」的
障礙。運用童書教寫作,不只是將故事帶到同學眼
前,更重要的是抓住他們每一個疑問,如同抓住創
意的小小線頭,引出他們的寫作之路。
《 討 厭 黑 夜 的 席 奶 奶 》書 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