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2021. 11月號
52
記得中五放榜那一天,姐姐
的問題像打樁機不斷轟炸我的腦
袋:「你真的不再讀書嗎?」她
不是惟一極力反對我全職訓練的
人,媽媽、老師、田徑教練、同
學⋯⋯大家不認同「行行出狀
元」、「條條大路通羅馬」之類的
想法。其實也難怪的──能力歸
能力,現實歸現實,試問這世上
有多少個黃金寶?更何況,女孩
子讀好書、嫁好郎,於願足矣。
日曬雨淋,待薄自己,何必呢?
有平坦便捷的路不走,偏要選崎
嶇不平的彎路,何苦呢?
然而我不甘心,難道我就要
被社會的主流牽着鼻子走?一輩
子過着與別人倒模般的日子,就
會幸福和快樂嗎?我當然知道,
運動員的黃金時期或許不長、成
為優秀的運動員或許不易,但假
如我不去嘗試,扼殺夢想的罪魁
禍首,不就是自己麼?
不怕繞路 磨煉信心
「進入第二圈,李慧詩又用
蛇型走法騎行,忽高忽低,對手
看不到她,無法估計她下一步出
甚麼招數。看!她又無聲無息加
速,她是如何做到的呢?」那是
我的強項,利用場地的坡度和高
度,轉變路線之餘,暗暗提速。
因為陡坡的距離比低處長,拐彎
時走高一點,即使加速,與對手
之間的距離也保持不變,不易被
發現。經過第二個彎道,我已由
時速三十公里提速至五十公里。
每個運動員都各有風格,比
賽的作風不時反映其性格。賽
場上的我總是繞多點路,幫助加
速;在人生交叉點上,我也是那
樣。
於是,我踏出了第一步:放
棄預科,成為全職運動員。自
此,一切生活細節,我都以單車
為先,無時無刻都在研究不同的
戰術,閱讀許多關於單車和運動
知識的書籍⋯⋯我不願意浪費一
分一秒,因為我真的不知道,當
運動員的生涯會有多長。
十年過去了,繞了一個大
圈子,我竟回到校園,踏上當
年同班同學都已經走完的路──
讀大學。雖然因為體育成績卓
越,我獲全數學費資助,但「三
日不彈,手生荊棘」,離開學校
十年,一開始難免怯懦。不怕,
我就當是初次踏上單車場地時,
面對斜坡的自己,對自己嚴厲一
點、苛刻一點,像練車時一樣挑
戰極限,逼迫腦袋作工。摩西繞
道而行,在曠野生活四十年,磨
煉的是信心。在單車路上,能力
再強,沒有信心的話,也會被對
方鉗制着。讀書的路比別人迂